导语: 针对不同的体质备孕女性,营养的补充也应该有侧重点,像是偏肥胖的女性和营养不良的女性的营养补充清单就不应该一模一样。针对不同体质的女性,小编整理了与之相对的营养补充建议,为好孕助力。
研究发现,肥胖和瘦弱的女性,相较而言都是难以受孕的,即使受孕成功,也会时时刻刻伴随着孕早期流产的危险。除此之外,肥胖或瘦弱的孕妈们会给肚子里的胎宝带来不利的影响因素,使宝宝容易患上很多先天性疾病。所以,备孕妈咪们一定要努力调整好身体,同时根据自己的体质选择适合的备孕方法,才能孕育出健康的宝宝。 备孕妈咪如何“定位”自己刚进入备孕工作,妈咪们首先要测量体重,只有知道自己的体质类型,才能对号入座,找到适合的备孕方法。通常来说,女性孕前测量标准体重有二种方法: 方法一:用体重指数(BMI)来衡量理想体重 BMI=体重(单位为Kg)/身高(单位为M)的平方 1、如果BMI值小于20,说明准妈妈偏瘦,需补充营养,适当增重。 2、如果BMI值在20和25之间,说明准妈妈的体重在正常范围内,只需注意均衡饮食,掌握一般的备孕饮食方法即可。 3、如果BMI值大于等于25,说明准妈妈体重有些超重,需将体重调整到标准范围内。 4、如果BMI值大于等于30,说明准妈妈体重过胖,要尽量减肥,再考虑受孕问题。 方法二:临床制定的标准体重 在临床围产保健中,体重低于45公斤或者高于70公斤都属于高危孕产妇,会增加怀孕期和分娩时的危险。所以,即便按上述公式计算不超标者,如果不在这个临床标准当中,也要加强保健。 小贴士:过胖或者过瘦都会影响体内的分泌功能,不利受孕,甚至还会增加婴儿出生后患上呼吸道疾病和腹泻的几率。其次,过胖或者过瘦对孕妇产后的恢复也不利,会增加患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糖尿病的风险。 正常体质妈咪:备孕营养掌握4大要点要点一:保证平衡膳食 正常体质的备孕妈咪最重要的是做到平衡膳食,保证摄入均衡适量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只有适当地选择食物,并合理搭配,才能获得均衡全面的营养。我国的营养学家把各种各样的食物分成了五大类,每一类食物都要保证供给。 1、谷类,包括米、面、杂粮。主要为备孕妈咪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及B族维生素,它们是膳食中能量的主要来源。根据劳动强度的不同,每人每天要吃250~400克。 2、蔬菜和水果。主要为备孕妈咪提供膳食纤维、矿物质、维生素和胡萝卜素。蔬菜和水果各有特点,不能完全相互替代。一般来说红、绿、黄色较深的蔬菜和深黄色水果含营养素比较丰富,所以应多选用深色蔬菜和水果。每天应吃蔬菜300~500克,水果200~400克。 3、鱼、虾、肉、蛋(肉类包括畜肉、禽肉及内脏)类。主要为备孕妈咪提供优质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A和B族维生素。它们彼此间营养素含量有所区别。每天应吃150~250克。 4、奶类和豆类食物。除含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外,含钙量较高,且利用率也高,是天然钙质的极好来源。豆类含丰富的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钙及维生素B1、B2等。每天应饮鲜奶250~500克,吃豆类及豆制品50~100克。 5、油脂类,包括植物油等。主要为备孕妈咪提供能量。植物油还可提供维生素E和必需脂肪酸。保证每天摄入25克左右。 要点二:注意补充叶酸 叶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是胎儿早期神经发育所必须的一种营养物质。如果妇女孕早期缺乏叶酸,将影响胎儿神经管的正常发育,继而导致脊柱裂和无脑畸形为主的神经管畸形。因此育龄妇女应在计划怀孕前3个月开始,每天服用400微克叶酸,这样到怀孕时,体内叶酸已达到理想水平,以后应继续补充,直至怀孕满3个月,这样可以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的发生。 小编推荐食物:动物肝脏、鸡蛋、绿叶蔬菜、红黄色的果蔬(如西红柿、柑橘)、豆类、坚果(如花生、核桃)等。 要点三:增加某些微量营养素的摄取 钙、铁、维生素A等微量营养素缺乏不但对妇女身体健康造成影响,还会直接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因此计划怀孕的妇女应特别注意这些营养素的供给。有目的地调整饮食,重点增加平时体内含量偏低的营养素的摄取。 推荐食物:含铁丰富且吸收利用率高的食物有动物肝脏、动物血、瘦肉等。 含钙丰富的食物有奶及奶制品、小虾皮、小鱼(连骨吃)、豆腐等。 含维生素A丰富的食物有动物肝脏、全奶、蛋类等。 含胡萝卜素丰富的食物有深绿色和红黄色果蔬(如菠菜、豌豆苗、胡萝卜、辣椒、芒果、杏子等)。 要点四:避免营养过剩 孕前在保证营养的同时,也注意不要营养过剩。体重超重或肥胖是妊娠、分娩的不利因素,也是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等疾病的危险因素。因此孕前的饮食应做到营养丰富不过量,避免引起肥胖。 为保证胎儿的正常发育,在妊娠期间也不宜采用节食减肥措施,因此已经肥胖的妇女若计划怀孕应在孕前通过合理的营养,配合适量的体育锻炼,尽量达到或接近理想体重。另外,对钙、铁、锌、维生素A等微量营养素的补充也要适量,因为这些营养素过量也会对母婴造成危害。 |
Powered by baby12345.cn
Since 2015 baby12345.cn